孫中山和宋慶齡研究室設址夏大

2019 年11月12日下午,正值國父孫中山誕辰153周年。夏威夷大學圖書館和夏威夷孫中山基金會,在馬諾阿校園的漢密爾頓圖書館四樓舉行了「孫中山和宋慶齡研究室」的非正式開幕式(Soft Opening)。夏威夷大學校長David Lassner(戴維·拉斯納),圖書館長Monica Ghosh,夏威夷孫中山基金會主席陸關棋,夏大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任有梅等出席了活動並致辭。 「孫中山和宋慶齡研究室」設在漢密爾頓圖書館409室。室内安靜舒適,為作研究的好去處。室内陳列著大量的相關書籍、照片、家俱、孫中山和宋慶齡雕像以及畫作。走道上若干陳列櫃裏也陳列了不少書籍和文獻。孫中山基金會執行副主席陳燕表示,近幾年裏,該基金會已籌得七萬五千美元的捐款,這筆款項為孫、宋研究者提供研究場地,津貼,旅費,以及資料方面的增補。室内陳設的一切皆來自孫家後裔,陳燕家人,上海宋慶齡基金會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熱心捐贈。研究室之所以選擇夏大圖書館,是因爲館内目前擁有約500冊與孫中山和夫人宋慶齡相關的藏書,給研究者提供了可觀的資料來源。 這次活動由夏威夷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協辦。中心主任楊濟華,以及中文系,歷史系教授,夏威夷中華總商會會長程金秀,和夏威夷孫中山基金會董事會董事,共三十人參加。 通訊記者陳艷群,檀香山報 圖:夏威夷大學校長戴維·拉斯納(中)出席了這次活動。
詳情

孫中山和宋慶齡研究室

敬請期待…… 夏威夷大學Mānoa校區Hamilton圖書館 孫中山和宋慶齡研究室   Hamilton圖書館擁有約500冊關於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和夫人、慈善家宋慶齡生平和工作的藏書。 孫中山家族後裔以及致力於繼承兩位偉人遺志的組織向研究室捐贈了書籍、文獻和實物。 孫中山夏威夷基金會以及孫中山、宋慶齡的支持者正在籌集資金,籌得資金用於將該研究室以兩位偉人冠名,並將創立捐贈基金,以支持學者針對這兩位偉人的研究。 迄今為止,我們已籌集超過50,000美元,並希望繼續籌集25,000美元。 如果您有意支持或赞助這項工作, 請與我們聯繫,以便獲取詳細信息: contact@sunyatsenhawaii.org
詳情

夏威夷有多少座孙中山先生的雕塑?

在夏威夷人们有这样的说法,“夏威夷诞生过两位总统,一位是中国的孙中山,一位是美国的奥巴马,所以夏威夷不仅影响了西方,也影响了东方。”这一说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夏威夷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就如同环抱着它的太平洋一样,海涵着万物风云。 夏威夷对孙中山来说有着独特的意义。1879年6月,十三岁的孙中山第一次来到夏威夷,投奔已在檀香山谋生的大哥孙眉。在手书自传中他这样写道:“十三岁随母往夏威夷岛,始见轮舟之奇,沦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 马兖生《孙中山在夏威夷——活动和追随者》)之后他进入英国基督教圣公会主办的’Iolani (伊奥拉尼)学校读初中,接受英文教育。1882年夏天毕业时,孙中山在英语语法考试中名列第二名,在毕业典礼上受到了夏威夷国王Kalakaua(卡拉卡瓦)的奖励,这被当地华侨视为一个极大的荣光。同年9月他进入Punahou (普纳荷)学校学习了半年,1883年7月停学回国。这两所学校是檀香山最好的私立学校,可以说在大哥孙眉的资助下,孙中山在檀香山接受了最好的教育。从13岁到17岁,正是一个少年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1914年5月7日孙中山在广州岭南学堂做题为《非学问无以建议》的讲演时曾提到这段经历:“忆吾幼年,从学私塾,仅识之无。不数年,得至檀香山,就傅西校,见其教法之善,远胜吾乡。故每于课暇,辄与周围同学诸人,相谈衷曲,而改良祖国,拯救同类之愿,于是乎生。当时所怀,一若必使我国人人皆免苦难,皆享福乐而后快。”( 马兖生《孙中山在夏威夷——活动和追随者》) 可见其为民族前途奋斗的理想在这一时期就开始萌芽。 1884年11月、1894年10月、1896年1月和1903年9月,孙中山又前后四次重返夏威夷,每次都居住三个月至半年不等。1910年3月至5月,是孙中山最后一次访问夏威夷,期间他成立了同盟会檀香山分会,夏威夷的华人华侨一如既往地支持他,追随他,夏威夷也因此成为孙中山在海外最坚实的“革命根据地”。而那时距离辛亥革命的爆发仅有一年多,正是历史风云动荡的前夜。 如今Dr. Sun Yat-sen已经成为夏威夷与中国联系中的一张标志性名片,夏威夷也成为中国之外拥有孙中山雕塑最多的地方。当我们追随着这些雕塑,探寻其背后的故事,读到的是人们对孙中山先生的深切敬意与缅怀,“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陶渊明《咏荆轲》)。 一、 檀香山国际机场孙中山雕塑          在檀香山国际机场候机大厅旁边,有一个仿照岭南园林建筑风格设计的中式花园,公园正中央矗立着一尊孙中山雕像。雕塑基座正面镌刻着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手迹。基座之上先生着中式对襟长褂端坐,手抚卷帙,面颊清癯,略带倦容。仿佛是革命漫漫长路走累了,如今在此休憩片刻。而当他双眼凝视远方时,又不禁陷入悲悯苍生的忧思之中。   这座雕塑是1965年11月12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而立,其侧面碑记记云:“国父孙公,讳文,字逸仙,号中山。生于公历1866年11月12日,殁于1925年3月12日。毕生尽瘁革命,创倡三民主义,肇建中华民国,主张自由、平等、博爱。济弱扶倾,身体力行,求天下为公,进世界大同。国人景仰,举世同钦。兹百年诞辰,恭立铜像,永垂不朽。——夏威夷筹建孙中山百年纪念物委员会谨泐”。 二、 檀香山中国城孙中山雕塑   这座雕塑位于檀香山中国城文化广场旁,由高雄市政府1984年为纪念兴中会成立九十周年而捐献。 中国城是孙中山在夏威夷时一个最重要活动据点,在这里他发表演讲,组织集会,宣传革命理想。1894年10月孙中山第三次访问夏威夷,期间他破除一切困难,成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旨在“以申民志,而扶国宗。” 那时的孙中山28岁。兴中会后来改组为同盟会,1912年又改组为国民党。 整个雕塑立于一面国民党党旗之上,基座上孙中山先生手捧“兴中会”宣言书,目光坚定,身姿挺拔。基座顶部八面分别镌刻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古训。基座中部八面分别镌刻着“国父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兴中会”的英文介绍、 先生抄写《礼记•礼运篇》拓印及英译、“三民主义”的介绍以及雕塑碑记。基座下部则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个大字。每年孙中山先生诞辰日,当地华人都会到此敬献花环。 三、 檀香山孙中山纪念公园孙中山雕塑 ...
詳情

拉海娜Lahaina 孫中山/中國傳統文化日

2017. 11.10 拉海娜Lahaina每年一度在Front Street的和興博物館及Cook公館節日期間,今年向現代中國國父孫中山先生致敬,慶祝他的成就,並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節目豐富,包括描繪孫氏家族在茂宜島和中國的聯繫的電影和歷史展覽(展覽全天開放),在草坪上嘗試中國武術,參加中國文化藝術活動如書法,繩結和剪紙藝術等,Cook公館內有關於孫醫生的工作和拉海娜Lahaina與中國根源的演講,竹笛和古箏豎琴的傳統音樂表演,在花園裡品嚐中國茶,和在大屏幕上觀看種植園時代圖像的幻燈片。免費入場。 Read more...
詳情

夏威夷紀念孫中山誕辰150週年

原文刊登於《中國日報(美國版)》2016年7月15日 請點擊鏈接閱讀《中國日報》報道 11月12日,世界各地的華人將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孫中山青少年時期在夏威夷接受教育,夏威夷人民對他的革命事業給予了大力支持,因此夏威夷人對孫中山的感情更加深厚。 1878年,孫中山首次來到夏威夷,當時他只是一名13歲的孩子。他曾先後六次到訪夏威夷,逗留時間有長有短。後來,他領導民眾於1911年推翻了腐敗的清朝政府,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製政府的總統。 孫中山1883年冬季學期和春季學期註冊就讀的學校是普納荷學校,當時該校校名是瓦胡島學院。這所學校的老校舍今日仍在使用。美國總統奧巴馬也於1979年從這所學校畢業。 1879年至1882年,孫中山是意奧蘭尼學校的住讀生。但當時該校位於白地斯街(Bates Street)和怒安奴街(Nuuanu Street)之間,現在該校則位於卡莫庫街(Kamoku Street)。 在檀香山市中心,荷梯裡街(Hotel Street)和伯特利街(Bethel Street)交界處有一個孫中山紀念公園,這裡矗立著一座十三歲形象的孫中山銅像,問候著過往的行人。雕像旁有一段孫中山的話,“這是我的夏威夷,我在這裏長大並接受教育;在這裡,我開始懂得什麼是現代、文明政府,這樣的政府意味著什麼。” 這座雕像由夏威夷孫中山基金會向檀香山市捐贈,在其網站上有一張地圖,標明了孫中山在夏威夷留下的足蹟,以及由Zhengyuan Ma先生創建的谷歌虛擬地圖。 該基金會常務副會長陳燕女士表示,令人惋惜的是,由於1900年檀香山唐人街大火,大多數孫中山曾經生活、工作和發表過演講的歷史建築已不復存在。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夏威夷(瑪諾亞)大學將於8月6日舉辦一場為期一天的論壇,回顧孫中山革命及其在夏威夷與加利福尼亞的革命支持者。 此外,第11屆東西方哲學家會議於5月26日在東西方中心舉行,這次學術會議的主要關注議題是孫中山在夏威夷、日本和新加坡的歷史。 夏威夷孫中山基金會是上述論壇的協辦單位之一。陳燕女士表示,8月6日的論壇向公眾開放,來自與孫中山/宋慶齡紀念機構的50名代表將參加會議,這些機構來自中國大陸、台灣、新加坡、香港等地。 45名孫中山的親屬後裔也會參與此次論壇。 此外,夏威夷還有很多其他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的活動,包括慈善高爾夫錦標賽、瓦胡島和茂宜島孫中山歷史足跡探訪,以及一個國際經濟研討會等。 陳燕女士認為,孫中山是一位“無私、敬業、為革命事業奮鬥終生”的偉人。 “孫中山曾提出'博愛'和'天下為公'這兩個著名思想,這與夏威夷的'aloha'精神和 'Ohana'(家庭)精神完全一致。這些思想能夠幫助我們解決衝突,教導人們用寬容和尊敬的態度平等待人。” 夏威夷大學哲學系教授安樂哲主持了5月26日舉行的孫中山誕辰紀念論壇。在接受本報採訪時,他表示世界上很少有革命者像孫中山那樣,影響過那麼多人的生活。 他說:“以夏威夷為基地,以海外華人為其支持者,在其兄長孫眉的大力幫助下,在16餘年的時間裡,孫中山為一個全新的中國勾勒了藍圖,直到今天,人們仍然在描繪這張藍圖。” 配圖說明: 1. 孫中山曾入讀過的普納荷學校裡的老校舍,當年該校校名為被稱為瓦胡島學院。圖片由陳燕提供 2. 興中會成員秘密宣誓的地點,現在位於檀香山市中心,看起來很現代。圖片由中山市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提供 3. 1903年在茂宜島拍攝的孫中山先生家庭照片。圖片由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提供 4. 孫中山曾在檀香山唐人街發表過演講的美國劇院,如今是茂納凱亞(Mauna Kea)市場所在地。圖片由陳燕提供 安樂哲教授表示,“孫中山被尊為夏威夷的兒子,也是新中國的國父,他的革命既是中國人民的,也是夏威夷華裔美國人和他的許多美國友人的。” 夏威夷(瑪諾亞)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宗小娜說,“作為研究中國現代史的學者,我個人認為孫中山作為中國革命和改革者的所作出的貢獻,與夏威夷、亞太、美國和世界都有著密切的聯繫。”宗小娜也將主持8月6日論壇的討論。 宗小娜說,少年孫中山在哥哥孫眉的資助下來到夏威夷,夏威夷的風雲變幻對他產生了重大影響。孫中山和家人經歷了夏威夷王國被推翻並被美國吞併的時代,也是人們對夏威夷農民的貧困問題以及華人境遇表示極大關切的時代。 “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正是受到這種影響,他對維護中國主權、促進經濟發展,以及確保政府傾聽民意等方面特別重視。我認為,孫中山的國際視野是他豐功偉績的重要內容,”宗小娜教授說。 去年11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決定將舉辦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系列活動。 決定稱,孫中山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 chenweihua@chinadailyusa.com 翻譯:夏威夷(瑪諾亞)大學孔子學院/中山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 李思敏、翟崢
詳情

孫中山的足跡

2016 年5月26日(週四), 下午7-9點。 夏威夷(瑪諾亞)大學,東西方中心Keoni 禮堂, “新加坡視角下的孫中山” 按照第十一屆東西方哲學家會議組織者擬定的概念框架,人類佔有空間,並有獨特的能力有目的地把空間轉變成具有鮮明意義的存在。孫中山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在20世紀20年代對中國的民主革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中國大陸這個佔據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的地方,孫中山無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在漫長而艱苦的反帝革命進程中,他曾在夏威夷、日本和新加坡等地建立基地並動員革命支持者。本報告從三個視角檢視孫中山對新加坡的影響。首先是新加坡修葺一新的晚晴園—孫中山南洋紀念館,重現了孫中山及其新加坡支持者在南洋的革命事蹟。其次將探討海外華人社區不斷變化的歷史研究背景下,對孫中山的追溯。最後,主講人將分析孫中山在海外華人跨國主義和現代化運動中的作用。 黃堅立(新加坡國立大學)HUANG Jianl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簡介: 黃堅立,新加坡國立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同時兼任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所副所長以及東亞研究所研究員。 主要研究方向為1910-40年代中華民國時期學生政治運動與地方治理。 第二研究方向為海外華人,尤其是中國本土與新加坡華人社區的關係研究。 出版專著《民國時期去政治化的政治》(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1999年,中文版2010年)。 與人合作編著《中華世界秩序中的權力與身份》(2003年)以及《海外華人研究大視野與新方向》(中文版,2002年)等。 曾在《現代亞洲研究》、《亞洲文化研究》、《東亞研究》、《東方研究期刊》、《中國歷史前沿》《國際海外華人學報》、《中國南方僑民研究》、《華人研究國際學報》、《東南亞研究期刊》、《東南亞研究》和《馬來西亞皇家亞洲學會分會期刊》等國際匿名評審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 網址:http://profile.nus.edu.sg/fass/hishjl 郵箱:huang.jianli@nus.edu.sg   “日本對孫中山的重要性:邂逅、吸引與籌謀之地” 日本與中國在地理和文化上具有天然親近性,因此在以下三個方面對孫中山而言十分重要:首先,作為在跨太平洋海外華人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革命領袖,孫中山踏上了中國文人的東京之旅,正是在這個不斷崛起的亞洲文化中心,孫中山收穫了許多新的追隨者。 第二,雖然孫中山在西方國家爭取支持者的努力徒勞無功,但相當多的日本革命人士認同“亞洲”與“東方”的概念, 他們被孫中山的泛亞主義事業所吸引,願意投身於中國革命進程。 第三,日本是要求中國讓步的帝國主義國家中距離中國最近的。日本帝國的野心促使孫中山通過權利與利益交換,多次籌劃秘密活動,以贏取對其革命事業的支持。 深町英夫(日本中央大學)FUKAMACHI Hideo (Chuo University) 深町英夫教授是日本中央大學經濟學部中國政治史教授。他於1988年畢業於京都大學文學院哲學學部美學系。 他於1994年在哈佛大學文理研究生院歷史與東亞語言博士項目進修一年,於東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文化研究研究生院獲得博士學位。 此後,他擔任中央大學經濟學部全職講師、副教授,並於2004年晉升為教授(2004年至2006年期間,他還作為訪問學者赴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訪學)。深町英夫教授的主要著作包括《現代中國的政黨、社會與國家:中國國民黨的建立》、《現代廣東的政黨、社會與國家:中國國民黨的建立及其黨國政權》、《中國政治制度100年:追求什麼?》、《孫中山革命選集》、《教養身體的政治:國民黨的新生活運動》等。   “夏威夷的孫中山” 可以說,中國的民主革命生根於夏威夷。 孫中山初到夏威夷時還是一名學童,十多年間他一直就讀於檀香山最好的學校。 孫中山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但在推翻滿清王朝的努力中又深受美國價值觀的影響。他暢想民主中國的理想願景,鼓勵中國同胞與他攜手建設一個新的中國。 他把夏威夷的革命組織“興中會”作為滿清時期進行艱苦革命鬥爭的基地。當他為革命事業四處尋找幫助時,夏威夷人民給予了他重要的政治與經濟支持。 安樂哲(夏威夷大學)Roger T. AMES (University of Hawai’i). 安樂哲是夏威夷大學哲學教授,《東西方哲學》、《國際中國評論》等期刊審稿人。 他撰寫了多部關於中國哲學和文化的著作,例如:《孔子哲學思微》(1987年),《期待中國》(1995年),《漢哲學思維的文化探源》(1998年)(與D.L.霍爾合著),以及最近的著作《儒家角色倫理:一種辭彙範式》(2011年)。 他還翻譯出版了多部中國經典,例如:孫子的《孫子兵法》(1993年)、孫臏的《孫臏兵法》(1996年)(與D.S.勞合著)、《論語》(1998年)、《家庭倫理典籍:孝經》(2009年)(與羅斯蒙特合譯)、《中庸》(2001年)、《道德經》(2003年)(與D.L.霍爾合譯)。   翻譯:夏威夷(瑪諾亞)大學孔子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  周瑞芳、翟崢
詳情

孫中山圖片展

中國孫中山紀念館為您呈現 《孫中山先生與夏威夷華僑》展覽 2015年9月1日-11日 開幕式:2015年9月1日,下午3:30 夏威夷卡比奧拉尼社區學院Lama图书馆 對公眾開放 被稱為“現代中國之父”的孫中山先生在夏威夷建立了第一個革命團體 興中會。 夏威夷人民為建立現代、民主中國的事業提供了重要的經濟與道義支持。 地址: 夏威夷州檀香山市鑽石頭山路4303號 夏威夷大學卡比奧拉尼社區學院 校園地圖: http://www.kapiolani.hawaii.edu/wp-content/uploads/2013/03/campusmap.pdf 圖片展:9月1日-11日,卡比奧拉尼社區學院 Lama圖書館開放時間:週一 - 週四上午7:30 ---晚7:00 週五上午7:30 ---下午4:00 週六上午8:30 ---下午4:00 贊助: 夏威夷孫中山基金會 夏威夷卡比奧拉尼社區學院 翻譯:夏威夷(瑪諾亞)大學孔子學院/中山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  李思敏、翟崢 ...
詳情